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唐]李白
【其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其三】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其四】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其五】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注释】
刑部侍郎:刑部的次官,掌管法律、刑狱等事务。
晔:李晔,曾任刑部侍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四月,因被人诬陷,贬为岭南道境内的一名县尉。
中书舍人:官名,唐代撰拟诰敕的官员。
中书贾舍人至:即中书舍人贾至,与李白同时的诗人,乾元(唐肃宗年号,公元758~760)年间被贬为岳州(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司马。
楚江:指流经楚地的长江。
楚江分:长江从西北方向来至岳阳楼前,与洞庭湖之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去,宛如被洞庭湖分为二截。
长沙:指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距洞庭约三百里。
湘君:湘水之神。
南湖:指洞庭湖。在长江之南,故称。
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且:姑且。就,一作“问”。
洛阳才子:指贾谊。因贾至与贾谊同姓,又同为洛阳人,所以把贾至比作贾谊。
湘川:指湘江一带。
元礼:东汉李膺的字,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元礼同舟月下仙,据《后汉书·郭泰传》记载:李膺任河南尹时,在士大夫中有很高的声望。他的朋友郭泰离京还乡时,送行的人很多,但郭泰却只与李膺同船渡河,送行的人望见都很羡慕,把他们比作神仙。这里是用李膺来比李晔。
西天:指长安。这两句化用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句意,表示对长安的怀念。
鸿:鸿鹄,即天鹅。
白苎:歌曲名。
帝子: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即指图画。
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相传娥皇、女英曾游此处,故名君山。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句:明净的洞庭湖,好像一面拂去灰尘的玉镜;君山耸立在湖中,宛如一幅图画。
【译文】
【其一】
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淼茫,南天无云。
秋日橘红橘红的,落向西面远方的长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处可以吊慰湘君?
【其二】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其三】
贾至啊,汉朝著名的洛阳才子贾谊是你本家吧?都是被贬到湘江;李晔啊,你我的本家,后汉的李膺也是贬到湖南,喜欢月下泛舟。
他们都还在思念长安吧?还笑得出来吗?大概连西天在那里都不知道吧?
【其四】
皎皎秋月高挂在洞庭湖的西边,湘江北面早有鸿雁飞归。
满船醉客载歌载舞《白苎》曲,连衣服上落满了秋霜都不知道!
【其五】
舜帝妻子来潇湘后就回不去了,玉人滞留在洞庭湖边的荒草间。
对着明镜般的洞庭湖描淡妆,君山就是她们用丹青画出的娥眉。
【赏析】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下的一组七绝。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李白与被贬谪的李晔、贾至同游洞庭湖,作诗记游。这组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秋景,也反映了诗人渴望重返长安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