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教教育网 新华字典 "鼓"  
所有汉字
按拼音查找 按部首查找

拼音:注音:ㄍㄨˇ异字体: 𠡉 𡔷 𣫊 𩉨 𩉩 𩉲 𩊉 𩌀 𪔎 𪔐 𪔨

部首: 鼓部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鼓(13画)

五笔:FKUC仓颉:GTJE郑码:BJEX四角:44147电码:7849区码:2536规范编号:2837

统一码:9F13汉字结构:左右结构五行属性:吉凶寓意:

笔顺: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

民俗参考

汉字是否常用: ✔常用字✔标准字体✔现通表吉凶寓意:汉字五行:木属性

字形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士口丷一十又首尾分解查字 :壴支(zhuzhi)

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

笔顺: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折横捺撇横横竖折捺

鼓编码/UNICODE

鼓字UNICODE编码U+9F13,二进制: 1001111100010011,十进制: 40723,HEX编码:E9BC93,UTF-8: E9 BC 93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一)、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 yuè )。鼓角( jiǎo )。大鼓。

(二)、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三)、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四)、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五)、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六)、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词义

皷 gǔ

〈名〉

(一)、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 pū ),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二)、 同本义 [drum]

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

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

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三)、 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打击乐器);鼓鞞(乐器,分大鼓和小鼓,进军时以励战士);鼓吏(掌鼓的官吏);鼓床(鼓架,鼓座)

(四)、 鼓面

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分之一。——《周礼》

(五)、 形状、作用、声音像鼓的东西。如:石鼓;耳鼓;蛙鼓

(六)、 指鼓声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七)、 钟磬被敲击之处 [stricken point]

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周礼》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四鼓,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八)、 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Gu state]

(九)、 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Gu, a kind of measure]

献米者操量鼓。——《礼记》

词性变化

〈动〉

(一)、 击鼓进攻 [drum]

鼓,击鼓也。——《说文》

公将鼓之。——《左传·庄公十年》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二)、 又如:鼓行(古代作战时,击鼓进兵,鸣钲则止,故称行进为鼓行);鼓险(乘敌军陷入险地时,击鼓攻击)

(三)、 泛指敲击, 弹奏 [beat;strike;sound]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 又如:鼓腹讴歌(拍着肚皮唱歌。表示吃得饱而歌颂世道好);鼓腹含哺(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安乐生活);鼓缶(击缶)

(五)、 打开,开启 [open]。如:鼓箧(打开书箱。后用以指勤学);鼓翼(振翼而飞)

(六)、 挥动 [brandish]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七)、 如:鼓刀(挥动屠刀,杀牲割肉)

(八)、 摇动 [row]。如:鼓棹(摇动船桨);鼓楫(即鼓棹)

(九)、 煽动,鼓动 [agitate;arouse]。如:鼓令(鼓动,怂恿);鼓合(鼓动;挑动);鼓弄(鼓动;挑拨);鼓唇摇舌(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

(十)、 激发 [rouse;pluck up]。如:鼓舞;鼓励

(十一)、 拍打;振动 [flap;shake]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十二)、 又如:鼓翼(振翅而飞);鼓掌

(十三)、 凸起,涨大 [bulge]。如:鼓腹(凸起肚子,后用以比喻饱食而闲暇无事);鼓颊(鼓起腮帮。形容忙着说话)

(十四)、 扇动 [fan]。如:鼓风

康熙字典

鼓【 亥集下 】【 鼓部 】康熙筆画: 13画 部外筆画: 0画

〔古文〕𩉲《唐韻》工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集韻》俗作皷,非是。

说文解字/注解说明

鼓【 卷五 】【 鼓部 】

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从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臯鼓、晉鼓皆兩面。凡鼓之屬皆从鼓。𪔐,籒文鼓从古聲。工戶切〖注〗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

(鼓)郭也。城?字俗作郭。凡外障內曰郭。自內盛滿出外亦曰郭。郭廓正俗字。?郭㬪韵。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曰?。風俗通全用此說。从壴。?必有?也。从屮又。屮象?飾。又象其手擊之也。各本篆文作?。此十四字作从支、支象其手擊之也。今正。弓部弢下云。从弓、从屮又、屮垂飾。與?同意。則?之从屮憭然矣。弢?皆从屮以象飾。一象弓衣之飾。一象??之飾也。皆从又。一象手執之。一象手擊之也。夢英所書、郭氏佩觿皆作?。是也。凡作鼓、作皷、作鼔者皆誤也。从屮从又。非从?滑之?。後人譌刪。弓衣之飾如紛綬是也。??之飾如崇牙樹羽是也。工戸切。五部。周禮六?。靁?八面。靈?六面。路?四面。鼖?、皐?、晉?皆㒳面。六?見周禮?人。六面、四面、㒳面、鄭與此同。凡?之屬皆从?。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鱼部見母,ka
[ 广 韵 ]:公戸切,上10姥,gǔ,遇開一上模見
[ 平水韵 ]:上声七麌
[ 粤 语 ]:gu2

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沙头角腔]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陆丰腔] shi6 gu3 [东莞腔] gu3 [梅县腔] gu3 ku1 [宝安腔] gu3

⊙ 粤语:gu2

鼓字组词

鼓乐鼓书鼓凸鼓动鼓励鼓劲鼓吹鼓噪鼓外圈鼓室鼓师鼓惑鼓手鼓捣鼓掌鼓揪鼓板鼓楼鼓槌鼓气鼓溜溜鼓点鼓点子鼓破众人捶鼓秋鼓胀鼓胀胀鼓腾腾鼓膜鼓舌鼓舞鼓角鼓铸鼓风鼓风机鼓风炉鼓鼓囊囊

English

drum; beat, top, 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