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
痱拼音:fèi féi注音:ㄈㄟˋ ㄈㄟˊ异字体:腓 疿 𤷂
部首: 疒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痱(13画)
五笔:UHDD仓颉:KLMY郑码:TKC四角:111电码:8807区码:8082规范编号:5538
统一码:75F1汉字结构:左上包围结构五行属性:土
笔顺:丶一ノ丶一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民俗参考
汉字是否常用: ✔标准字体✔现通表汉字五行:土属性
字形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疒非首尾分解查字 :疒非(bingfei)
笔顺编号:4134121112111
笔顺:丶一ノ丶一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笔顺读写:捺横撇捺横竖横横横竖横横横
痱编码/UNICODE
痱字UNICODE编码U+75F1,二进制: 0111010111110001,十进制: 30193,HEX编码:E797B1,UTF-8: E7 97 B1
基本字义
痱 fèi(ㄈㄟˋ)
(一)、〔痱子〕由于暑天出汗过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来的小红疹,很痒。
基本词义
● 痱
痱 fèi
〈名〉
痱子,汗疹 [prickly heat]。如:痱磊(小肿。亦泛指疹样小粒块);痱疮(痱子。一种夏令常见的皮肤病)
康熙字典
痱【 午集中 】【 疒部 】康熙筆画: 13画 部外筆画: 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非切,音肥。《玉篇》風病也。《廣韻》同𤷂。《集韻》一曰小腫。《爾雅·釋詁》痱,病也。《前漢·賈誼傳》非亶倒縣而已,又類辟且病痱。《註》辟,足病。痱,風病。
又《唐韻》蒲罪切。《集韻》《韻會》部浼切,𠀤音琲。
又《集韻》簿亥切,音倍。義𠀤同。
又《廣韻》扶沸切《集韻》《韻會》父沸切,𠀤音𩇪。《廣韻》熱瘡。
又《韻會》避也。
又《集韻》妃尾切,音斐。鬼痛病。
说文解字/注解说明
痱【 卷七 】【 疒部 】
風病也。从疒非聲。蒲罪切
(痱)風病也。非風雙聲。釋詁曰。痱、病也。郭注見詩。按小雅。百卉具腓。李善注文?戲馬臺詩云。韓詩云百卉具腓。薛君曰。腓、變也。毛萇曰。痱、病也。今本作腓。據李則毛詩本作痱。與釋詁合。从?。非聲。蒲罪切。十五部。按當扶非切。亦作?。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上平五微·上声十贿·去声五未
[ 粤 语 ]:fai2
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i1 bui5 [客英字典]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bi5 [梅县腔] fi1 fui1 [东莞腔] fui5 [宝安腔] pui1 |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bi4 bui4
⊙ 粤语:fai2 fai6 fei2
痱字组词
English
heat rash, prickly heat; ulc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