蜩
蜩拼音:tiáo注音:ㄊ一ㄠˊ异字体:𧊓
部首: 虫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蜩(14画)
五笔:JMFK仓颉:LIBGR郑码:ILBJ四角:57120电码:5781区码:8272规范编号:5708
统一码:8729汉字结构:左右结构五行属性:火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ノフ一丨一丨フ一
民俗参考
汉字是否常用: ✔现通表汉字五行:火属性
字形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虫冂土口首尾分解查字 :虫周(chongzhou)
笔顺编号:25121435121251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ノフ一丨一丨フ一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捺撇折横竖横竖折横
蜩编码/UNICODE
蜩字UNICODE编码U+8729,二进制: 1000011100101001,十进制: 34601,HEX编码:E89CA9,UTF-8: E8 9C A9
基本字义
蜩 tiáo(ㄊ一ㄠˊ)
(一)、古书上指蝉:蜩甲(蝉蜕)。世事蜩螗。
基本词义
● 蜩 tiáo
〈名〉
(一)、 (形声。从虫,周声。本义:蝉) 同本义 [cicada]
蜩,蝉也。——《说文》
五月鸣蜩。——《诗·豳风·七月》
如蜩如螗。——《诗·大雅·荡》
爵鷃蜩范。——《礼记·内则》
旁鸣蜩蜺属。——《考工记·梓人》
见佝偻者承蜩。——《庄子·达生》
(二)、 又如:蜩沸(蝉鸣声、汤沸声。比喻喧哗纷乱到极点);蜩梁(蝉的别名);蜩范(蝉和蜂);蜩甲(蝉脱落的外壳);蜩蚬(蜩蝉。即蝉)
百度百科释义
“蜩”属于虫字部,读音为“tiáo”,古汉语较常见字,现代主要在一些古诗词中常看到此字,独立使用较少。
康熙字典
蜩【 申集中 】【 虫部 】康熙筆画: 14画 部外筆画: 8画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迢。《玉篇》蟬也。《詩·豳風》五月鳴蜩。《大雅》如蜩如螗。《傳》蜩,蟬也。螗,蝘也。《疏》《釋蟲》云:蜩、蜋、蜩、螗,舍人曰:皆蟬也。方語不同,三輔以西爲蜩,梁宋以西謂蜩爲蝘,楚地謂之蟪蛄。《楚辭》云:蟪蛄鳴兮啾啾是也。陸璣疏云:螗一名蝘虭,《字林》虭或作蟟也。靑、徐人謂之螇螰。然則螗蝘亦蟬之別名耳。《爾雅·釋蟲》蜩,蜋蜩。《註》夏小正傳曰:蜋蜩者五彩具。《又》螗蜩。《註》夏小正傳曰:螗蜩者,蝘。俗呼爲胡蟬,江南謂之螗蛦。《又》蠽,茅蜩。《註》江東呼爲茅截,似蟬而小,靑色。《又》蝒,馬蜩。《註》蜩中最大爲馬蟬。《又》蜺,寒蜩。《註》寒螿也。似蟬而小,靑色。《酉陽雜俎》蜩屬,旁鳴。
又蜩甲,蟬蛻也。《莊子·寓言篇》予蜩甲也。
又徒弔切,音掉。蜩蟉,龍首動貌。《前漢·司馬相如傳》蜩蟉偃蹇怵𤟭以梁倚。
又《韻補》𨻰留切,音儔。《王褒·九懷》林不容兮鳴啁,余何留兮中州。陶嘉月以總轡,搴玉英兮自修。《玉篇》一作𧊓。
说文解字/注解说明
蜩【 卷十三 】【 虫部 】
蟬也。从虫周聲。《詩》曰:“五月鳴蜩。”𧊓,蜩或从舟。徒聊切
(蜩)蟬也。豳風傳曰。蜩、螗也。大雅。如蜩如㜍。傳曰。蜩、蟬也。螗、蝘也。小雅。鳴蜩嘒嘒。傳曰。蜩、蟬也。不同者、或渾言。或析言。蟬之類不同也。夏小正傳曰。唐蜩者匽。爾雅曰。蜩、蜋蜩、螗蜩。許書無螗字。螗葢蟬之大者也。當依小正作唐。从虫。周聲。徒?切。古音在三部。詩曰。五月鳴蜩。七月文。
音韵参考
[ 广 韵 ]:徒聊切,下平3蕭,tiáo,效開四平蕭定
[ 平水韵 ]:下平二萧
[ 粤 语 ]:tiu4
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au2 [海陆丰腔] tiau2 [宝安腔] tiau2 [台湾四县腔] tiau2 [梅县腔] tiau2 [客语拼音字汇] tiau2 tiau4 tiau4
⊙ 粤语:tiu4
English
cicada, broad loc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