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教教育网 新华字典 "燧"  
所有汉字
按拼音查找 按部首查找

拼音:suì注音:ㄙㄨㄟˋ异字体: 𤎩 𤑾 𤒮 𤓫 𨽵

部首: 火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6画 繁体部首:火部繁体笔画:17画康熙字典:燧(17画)

五笔:OUEP仓颉:FYTO郑码:UOGW四角:65535电码:3606区码:7661规范编号:6173

统一码:71E7汉字结构:左右结构五行属性:吉凶寓意:

笔顺:丶ノノ丶丶ノ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フ丶

民俗参考

汉字是否常用: ✔标准字体✔现通表吉凶寓意:汉字五行:火属性

字形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火丷豕辶首尾分解查字 :火遂(huosui)

笔顺编号:4334431353334454

笔顺:丶ノノ丶丶ノ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フ丶

笔顺读写:捺撇撇捺捺撇横撇折撇撇撇捺捺折捺

燧编码/UNICODE

燧字UNICODE编码U+71E7,二进制: 0111000111100111,十进制: 29159,HEX编码:E787A7,UTF-8: E7 87 A7

基本字义

suì(ㄙㄨㄟˋ)

(一)、上古取火的器具:燧石。燧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二)、古代告警的烽火:烽燧。

基本词义

suì

〈名〉

(一)、 (会意。从火,遂声。本义:古代取火器)

(二)、 同本义 [flint]

燧,塞上亭守烽火者。——《说文》

燧,以取火于日。——《玉篇》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钻燧取火。——《论语·阳货》

命夙驾载燧。——《左传·文公十年》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人类的出现》

幽王为熢燧。——《史记·周本纪》。正义:“炬火也。”

(三)、 又如:燧(铜)镜(古代用以向日取火)

(四)、 火炬之类 [torch]

前驱举燧,后乘抗旌。——曹植《应诏诗》

(五)、 烽火台 [beacon tower]

南朝自 武昌至 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六)、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告警叫“烽”,夜间举火告警叫“燧” [beacon fire]

幽王欲悦之,数为举燧火。——《后汉书·孽嬖传》

有寇则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则举烽。——《后汉书·光武纪》注

(七)、 又如:燧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燧堡(烽火台)。后泛指报警的烽火,不分昼夜

与城上烽燧相望。——《墨子·号令》

(八)、 守望烽燧的基本组织 [beacon group]。燧是最基本的组织,专司本烽燧的守望职责,设燧长,其秩位相当于亭长

词性变化

suì

〈动〉

燃 [burn]

燧松明而识浅,散星宿于亭皋。——宋· 苏轼《中山松胶赋一首》

康熙字典

燧【 巳集中 】【 火部 】康熙筆画: 17画 部外筆画: 13画

〔古文〕𤑾𤓫《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醉切,音遂。《玉篇》以取火於日。《禮·內則》左佩金燧,右佩木燧。《註》金燧取火於日。木燧鑽火也。《左傳·文十年》命夙駕載燧。

《定二年》鍼尹固與王同舟,王使執燧象,以奔吳師。《註》燒火燧繫象尾。

《周禮·冬官考工記》金有六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註》鑒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史記·三皇紀》自人皇巳後,有五龍氏。燧人氏。

作遂。《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註》夫遂,陽遂也。《疏》取火於日,故名陽遂。猶取火於木,爲木遂也。

《史記·韓安國傳》攻烽燧,互詳烽字註。《玉篇》同㸂。亦作鐆。

音韵参考

[ 广 韵 ]:徐醉切,去6至,suì,止合三去脂A邪
[ 平水韵 ]:去声四寘
[ 粤 语 ]:seoi6

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i5 [客英字典] sui3 sui5 [海陆丰腔] sui6 [客语拼音字汇] sui4 [宝安腔] sui5 [梅县腔] sui3

⊙ 粤语:seoi6

燧字组词

燧人氏燧石

English

flintstone; beacon, signal fire; to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