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
灸拼音:jiǔ注音:ㄐ一ㄡˇ异字体:㡱 久 𤆐
部首: 火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灸(7画)
五笔:QYOU仓颉:NOF郑码:RSUO四角:27809电码:3502区码:3036规范编号:819
统一码:7078汉字结构:上下结构五行属性:火吉凶寓意:吉
笔顺:ノフ丶丶ノノ丶
民俗参考
汉字是否常用: ✔常用字✔次常用字✔标准字体✔现通表吉凶寓意:吉汉字五行:火属性
字形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久火首尾分解查字 :久火(jiuhuo)
笔顺编号:3544334
笔顺:ノフ丶丶ノノ丶
笔顺读写:撇折捺捺撇撇捺
灸编码/UNICODE
灸字UNICODE编码U+7078,二进制: 0111000001111000,十进制: 28792,HEX编码:E781B8,UTF-8: E7 81 B8
基本字义
灸 jiǔ(ㄐ一ㄡˇ)
(一)、烧,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针灸(针刺与艾灸的合称)。
基本词义
● 灸 jiǔ
〈动〉
(一)、 (形声。从火,久声。本义:用艾火烧灼。中医的一种疗法)
(二)、 同本义 [cauterize]
灸,灼也。——《说文》
所谓不病而灸,无忧而自默。——向秀《难养生论》
(三)、 又如:灸刺(艾灸和针刺);灸客(接受灸疗的病人);灸眉(用艾炷烧灼眉头以治狂疾);灸师(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四)、 烧灼 [burn]。如:灸灼(烧灼);灸发(烧灼头发)
(五)、 拄,支撑 [support]
灸诸墙,以眡其桡之均也。——《周礼》
(六)、 堵塞 [stop up]
百度百科释义
灸有两个特点:一是发热,二是穴位,是中华民族早期使用的一种治病方法,最具有安全、方便、无副作用的特点。烧,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针灸(针刺与艾灸的合称)。
康熙字典
灸【 巳集中 】【 火部 】康熙筆画: 7画 部外筆画: 3画
《唐韻》《正韻》舉友切《集韻》《韻會》巳有切,𠀤音九。《說文》灼也。《玉篇》𤑔也。《增韻》灼體療病也。《史記·倉公傳》形弊者,不當關灸鑱石及飮毒藥也。
又通作久。《儀禮·士喪禮》幂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謂以蓋鬲口也。《疏》灸塞義,謂直用疏布蓋鬲口爲塞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又切,音救。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灸諸牆,以眡其橈之均也。《註》灸猶柱也。《疏》柱之兩牆,觀其體之强弱均否。
又《本草綱目》天灸,白灸,毛莨艸別名。山人截瘧采莨葉,挼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又姓。見《姓苑》。《集韻》或書作𤆐。
说文解字/注解说明
灸【 卷十 】【 火部 】
灼也。从火久聲。舉友切
(灸)灼也。今以艾約體曰灸。是其一耑也。引伸凡柱?曰灸。考工記廬人。灸諸牆。注云。灸猶塞也。以柱兩牆之閒。輓而內之。本末勝負可知也。古文作久。許引周禮久諸牆。士喪禮。皆木桁久之。注云。久當爲灸。灸謂以葢案塞其口。按久灸皆取附箸相拒之意。凡附箸相拒曰久。用火則曰灸。鄭用方言。許說造字本意。从火。久聲。舉形聲包會意也。舉友切。三部。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去声二十六宥
[ 粤 语 ]:gau3
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u3 gui3 [客语拼音字汇] giu4 [宝安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3 gui3 [东莞腔] giu5 [梅县腔] giu5
⊙ 粤语:gau3
灸字组词
English
cauterize with moxa; moxibustion